錨桿(索)加固技術作為一種成熟的地下工程支護手段,被廣泛應用于基坑支護加固工程中。由于普通錨桿不具有回收功能,基坑回填后其只能留棄于地下,造成了極大的材料浪費與地下污染。此外,施工至基坑外側的錨桿超出該次施工紅線范圍,侵占了附近結構的地下區域,成為后續工程建設的地下障礙。錨桿廠家認為特別是靠近城市地鐵車站或區間隧道的深基坑工程,如果使用普通錨桿支護,必將造成非常棘手的困難。
隨著地下空間的充分開發以及人們對地下產權保護意識的逐漸加強,近幾年出現了較多采用可回收錨桿進行的試驗與理論研究,但目前應用這種新技術的案例還不是很多,也沒有特定規范、規程作為技術指導,其實際支護效果與可回收程度有待進一步評價。錨桿生產廠家以某項目深基坑工程為實例,詳細介紹了在鄰近地鐵車站深基坑工程中可回收型錨桿的設計、施工技術要求,并結合現場監測數據開展了可回收錨桿的適用性評價。
結論與建議:
1)目前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程度越來越高,對于待建鄰近地鐵車站的深基坑工程,采用普通錨桿具有諸多不利影響;而可回收錨桿作為一種新型支護工藝,能大限度地減少地下障礙,不會對附近環境與后續工程建設產生不良影響,而且具有更高的經濟性,為地下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支持。
2)國內可回收錨桿的應用案例比較少,類似工程經驗及研究也較少,通過該項目的應用,發現采用可回收錨桿工藝,從技術上、實際操作上均能滿足實際需要,且支護結構符合控制位移、保證基坑及周邊安全的要求,相信將來可回收錨桿的應用需求與應用前景將會越來越廣泛。